这些尝试和布局的背后,腾讯互娱似乎从未忽略向各传统艺术领域汲取精髓。2012年,腾讯互娱成立了由谭盾
58岁的莫言在还没用钢笔码出诺奖时,曾放言他这辈子不可能用电脑写作,但现在,尽管还是习惯用纸笔写作,但他已不得不接受现实,开始去适应互联网,加盟了腾讯文学顾问团,并将他获诺奖后首部新书《盛典-诺奖之行》授权给了腾讯文学这个崭新的网络平台。
这种变化,其实早在其他作家身上出现,整个图书出版界也早已不再平静。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浪潮,正在打破诸如文学、音乐和美术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传统边界和业态,早已离不开手机和电脑的现代人,似乎一下子脱离了那个逛书店、淘碟的年代。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艺术和文化产业如何生存和发展?
10月22日-23日,由腾讯互动娱乐(简称“腾讯互娱”)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打造的“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将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拉开序幕。来自文学、美术、音乐各领域的大师与新锐们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互联网变革潮流下的现实命题。
除了举办高峰论坛,腾讯互娱还专门拍摄了一组名为《艺术生存》的纪录片,在已曝光的预告片上,可以看到,陈丹青、蔡志忠、陆川等各领域大师,以及艺术新锐们都表达了独到而尖锐的观点。
导演黄建新认为,电影就是表达,谁都可以来表达;陆川却说,(现在)谁都可以拍电影,但是拍出来的不一定都是电影。导演薛晓路说,我不希望网络上所有的流行语都变成我的剧里的台词;贾樟柯则觉得,网络和电影一定会相处得很好。
……
是的,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围绕这些极具时代冲突感的话题,艺术各界大师与新锐将在山东曲阜的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上展开一场跨领域、面对面的对话和碰撞。
想象一下,数十年来热衷于以国学题材进行漫画创作的“40后”蔡志忠老先生,将在高峰论坛现场与90后“后生”、网络作家慕容湮儿(代表作品《倾世皇妃》)一起“遥望50年”、一起进行有关中国文学未来猜想的对话情境——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庙堂与江湖阶层间得以无障碍地实现“自由来去”的奇妙之处。
互联网影响的不仅仅是艺术的形态,其与传统艺术的相互交融与促进影响的是整个互动娱乐产业的未来。作为此次艺术高峰论坛的组织者,腾讯互娱可谓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动娱乐服务商,其在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等泛娱乐业务上的布局,几乎和所有传统艺术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这些与艺术紧密关联的实体业务背后,是腾讯互娱正在大力推行的“泛娱乐”战略,即以授权IP(知识产权,IntelectualProperty)为轴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模式。对于腾讯互娱而言,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许多艺术形态都可以围绕最核心的IP进行互相转换,从而在更大的人群中实现艺术的价值。
腾讯互娱在2012年年初的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正式系统发布了“泛娱乐”战略。
过去一年多来,腾讯互娱在各个领域广泛地展开了泛娱乐合作与尝试,其中包括:腾讯游戏、文学和动漫三大平台;基于《洛克王国》推出图书大电影、舞台剧、动画片;推出腾讯动漫平台,引入经典日漫电子版权,并与迪士尼、集英社等全球伙伴达成重要合作;发布动漫和游戏双平台产品《疾风之刃》,将经典漫画《火影忍者》改编为游戏;邀请陈可辛、袁和平等电影大师参与产品研发;最近又系统发布了腾讯文学……
这些尝试和布局的背后,腾讯互娱似乎从未忽略向各传统艺术领域汲取精髓。2012年,腾讯互娱成立了由谭盾、蔡志忠、尹鸿、陆川等大师领衔的“腾讯泛娱乐大师顾问团”;在今年9月腾讯文学战略发布会上,腾讯互娱又成立了由莫言、刘震云、阿来、苏童等文学巨匠组成的“腾讯文学大师顾问团”。此次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举办,可谓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