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关于“互联网冲击17个传统行业”的文章在微博上被热传,不少网友感叹年纪轻轻就要遭遇类似“4050”的职业冲击。同时,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也反映,在前来咨询职场心理问题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因抗挫力较弱、依赖性较强以及出现适应问题而导致“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
■职业前景迷茫,心理亚健康
“医生,我最近一个多月总是睡不踏实,梦很多,每天早上醒来觉得浑身乏力。”前些日子,30出头的小韩(化名)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她不仅出现睡眠问题,还总觉得肠胃不适,头晕头痛,去不同医院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经过咨询,医生了解到小韩从事的某商场销售工作因业绩不好可能遭遇裁员,越来越多人网购的习惯令不少实体店生意一落千丈。
是转行还是到别的实体店求职?身边同事议论纷纷,小韩没想好,刚结婚的她面临怀孕生育,跳槽转行有一定风险,且已经工作了十年左右的她和不少人一样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再加上现在职业前景一片迷茫,失落感和消极情绪不由得冒了出来。
“零售业、广告业、通信业、影视业、出版业等17个行业被列入被互联网冲击的传统行业,其中相当部分从业者岗位或将受到影响,可能需要转岗或转行,他们中许多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青年白领,曾对职业有一定的自豪、骄傲感的他们现在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落差。”市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部主任张海音分析。过去曾令人艳羡的职业突然有尴尬的局面,令人唏嘘不已,其中有的人会因此出现一些身心症状,如注意力下降、工作懈怠、失去目标等,像小韩这样没有达到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程度,但已具备“心理亚健康”状态。
■一帆风顺者不易适应转行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不是一个行业,也不是一类岗位,在众多人群中,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张海音主任表示,相对而言,具备两个特征的人比较容易陷入“心理亚健康”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症状。第一是成熟度不够、缺少挫折锻炼的人,第二是个性比较被动、喜欢依赖别人的人。不难发现,许多第一代独生子女正巧符合这两个条件,因此,他们尤其需要正确认识和调整。
“从前来咨询求助的人来看,以女性和30至40岁间人群居多。”张海音主任说。这是因为女性相对敏感,且社会文化也更接受女性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男性相对更多独自承受。30至40岁人群咨询较多是因为这个年龄的职业人群在工作中往往开始成为单位骨干,遇到职场问题也相对较多,同时,他们也有较多资源让他们了解到心理咨询的信息,从而方便求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游金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